中国工业新闻网河南工业讯(杨昆龙 王中山)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漯河市召陵区民族工作喜事连连。 2023年3月,召陵区荣获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族宗教局向召陵区委区政府发来了2022年民族宗教工作“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感谢信。实现了全年统战工作的又一个“开门红”。走进荣誉室,一块块挂满墙面的金字匾额,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漯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漯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等,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件件统战工作的美丽故事。2022年3月,漯河市城市基层宗教网格化管理现场在召陵区召开,其经验在全市推广,并得到河南省民宗委的充分肯定;2022年7月,在漯河市委民族工作会议上,召陵区作典型发言,介绍近年来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经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召陵区是河南省46个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区之一,在这片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回族、满族、蒙古族、白族、撒拉族等17个少数民族,总人口50万,其中少数民族10043人。 近年来,中共召陵区委始终将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精神和省市民族工作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立足区情实际,突出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召陵实际、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今天,生活在召陵的各族群众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携手筑起了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一个个“有硬件可观摩、有软件可展示、有经验可复制”统战工作品牌,真可谓熠熠生辉、“百花争艳”。 画好政治引领“同心圆”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统战工作根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召陵统战工作一道“必答题”。 对召陵而言,这道 “必答题”答得十分响亮! “抓好基层统战工作,一定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突出政治引领,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一战线就要跟进到哪里,力量和资源就要汇聚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召陵区委书记李湛在全区党务工作会议上表示。 近年来,召陵区委坚持把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中央、省、市关于统战工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研究落实;区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和研究一次统战工作,并成立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委书记第一责任和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区委统战部还不定期召开部长办公会,研究解决基层统战工作重点项目推进问题,着力构建“党政推动、部门联动、干群互动、社会齐动”的工作格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其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新时代统战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最佳结合点。为抓好工作落实,区委统战部强化督导促执行,聚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七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活动。 举办全区统战理论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培训班,努力营造全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着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春秋季干部主体班培训内容。 积极争取民族资金,为少数民族聚集村修建道路、整治坑塘黑臭水体、修建游园、美化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得到各族群众的交口称赞。以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为抓手,组织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使各族各界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 打造“同心圆▪共发展”品牌 基层统战如何添活力、增动力?面对这一考题,召陵依托现有优势,以“一廊一园一区”示范点为平台,扎实开展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同心圆▪共发展”活动。 阳春三月,走进召陵镇后油李村“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春风和煦,花开争艳,春色满园。长廊内的桃花在阵阵暖风中欣然怒放,如红雨,似流云,构成一幅春日美景图。随处可见的油菜花,也进入开花期,金黄色的小花密密匝匝聚在一起,凝聚成春天最亮眼的一抹颜色。来这里赏花的、拍照的、游玩的群众,络绎不绝。 “我们这个村,回族群众有900多口,汉族群众有1900多口,回汉群众感情深厚,有的结成儿女亲家,全村不管谁家有红白事,不分回民汉民都相互帮忙。每天早晨或夜晚,村回汉群众三三两两都来广场游玩,跳跳舞、唠唠嗑,交流交流情感。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回汉群众交往交流融合······”后油李村支书王华山谈到本村的民族团结故事满脸笑容,高兴地收不住话语。 依托召陵镇白庄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游园”,用好家风馆、敬贤馆、白居易草堂,融合文化、教育、生态、休闲于一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群众在休闲游乐中受到教育。 依托召陵区电力装备产业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园区”,坚持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动员各民族职工同学技术、同提技能、同兴产业、同促就业,在生产学习中共同发展提升,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成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一廊一园一区”建设,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实现了大家携手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共同唱响和谐幸福之曲。 为了让“同心圆▪共发展”品牌更灿烂,召陵区创新思路,实行民族聚居村与经济发达的汉族村“结对帮扶”,唱响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主旋律。 2021年10月,召陵镇政府会议室内,气氛热烈,笑语盈盈,“同心圆▪共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友好互助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会议现场,前油李、后油李、常村、久寨徐、归村西村5个民族聚居村,分别与周边5个汉族村签订友好互助协议,结成帮扶对子,在种植养技术、矛盾纠纷处理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帮扶。 截止目前,十个结对子村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16次,召开恳谈会8次,开展“手拉手”“一家亲”群众交流活动9次。 “同心圆▪共发展”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各族群众生活上相互融入、情感上相互亲近,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探索出了一条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路子,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创建“红石榴”特色工作室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漯河市伊斯兰协会副会长、召陵区政协常委丁战军的“口头禅”。 这位拥有“民族团结进步特殊贡献个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星级人民调解员”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硬汉子,是漯河市有名的“和事佬”。在丁战军的红石榴工作室内,各类锦旗和荣誉证书琳琅满目。 “我们这个红石榴工作室一室多能,主要任务就是民族宗教事务的调解,这里还设有政协委员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2018年,我们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丁战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他指着一面写有“维护民族团结 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向记者讲述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去年,一位来自舞阳县北舞渡镇的农民辛某,在漯河一家胡辣汤店打工,由于发生误会而迟迟领不到工钱,于是来到红石榴工作室向他求助。丁战军苦口婆心,用之以情,道之以理,说得胡辣汤店老板口服心服,辛某也顺利拿到工资,很是感谢! 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定时、定点、定人、定责“四定”和排查到位、调处到位、防控到位、宣传到位、教育到位“五到位”工作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稳妥处理各类矛盾问题。把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纳入民族宗教工作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在区伊协成立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对外来少数民族提供就业、子女入学、困难帮扶、法律援助等系列服务,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提供民族企业“保姆式”服务 召陵区委统战部,以服务民企发展为己任,特别是服务少数民族企业下了不少功夫,被民企亲切称为“娘家人”。 在河南永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到处是忙碌的生产场景。机车轰鸣,货物如山,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紧张有序地作业,自动化生产设备不停运转,一个个电力配件成品陆续下线,并陆续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是一家回族企业,主要生产电线铁塔、电力配件等产品,去年销售6.7个亿。区委统战部对我们企业发展助力很大,在我们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急缺资金的情况下,及时帮助我们协调政府政策资金1.2亿元,3年来共为企业贴息522万元,有效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困难,让我们倍感温暖。企业销售额今年有望突破7个亿。”公司董事长周宪甫提起召陵统战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他说:“特别是疫情期间,及时帮助我们办理通行证,解决企业经营‘燃眉之急’。每年组织我们到外地先进企业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不仅开阔了发展视野,而且还得到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这只是区委统战部服务少数民族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区委统战部的帮扶下,一大批少数民族企业茁壮成长,不断带动全区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2022年,全区少数民族企业总销售额达30.4亿元,发展势头强劲。 “帮扶民营企业发展,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统战部应有之义,同时我们还要经常组织民营企业家上党课,实现了全区民营企业党建全覆盖,以此来引导民营企业感党恩、跟党走。”召陵区委统战部长李新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今年的繁重工作任务,他说:“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全区统一战线要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实干担当,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提高全区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推动新时代召陵区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为加快建设“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奋力开创现代化召陵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从李新斌的话语里,让人感受到召陵统战工作将再一次挺立在改革的潮头,迎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