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河南工业 首页 地市 开封 新闻 查看内容

科技让“中国饭碗”多盛“开封粮”

2024-3-28 11:43| 查看: 110| 评论: 0

摘要: “以前按照老方式种地,投入劳力成本多,但收成低,还特别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日前对记者说起粮食生产,感受颇深,“自从我们引进‘5G+智慧农业’系统,老百姓不出门,就能查看田 ...

以前按照老方式种地,投入劳力成本多,但收成低,还特别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日前对记者说起粮食生产,感受颇深,自从我们引进‘5G+智慧农业系统,老百姓不出门,就能查看田间的虫情、墒情,轻点手机就能给田地浇水施肥。地虽然还是以前的地,但由于讲技术、讲科学,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老百姓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河南省开封市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细从种到收的各个环节,护耕地、稳面积、提产能、防灾害,尤其是三夏”“三秋大忙时节,党员干部齐上阵,保粮护粮安粮,牢牢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在河南省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中,连续5年获优秀等次。10年间,开封市粮食总产量由267.13万吨增长到313.40万吨,增长了17.3%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我们这里的麦田刚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如今已升级成科技田’‘智慧田,智能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一应俱全。谈起这10年来的变化,开封市尉氏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朝英倍感自豪。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0年来,开封市始终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开封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61万亩,加之已建设的76.25万亩高标准农田,2023年已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经过多年探索,开封市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破解了谁来投”“谁来管”“谁来建以及钱咋融”“如何还等一系列问题,力促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既要守住红线,藏粮于地,又要创新发展,藏粮于技。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是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科技和经营意识的新型农民队伍。在这一理念的带动下,开封市不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开封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787家、家庭农场6062家;共有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1.3万家,年服务超过3000万亩次,惠及农民120余万户。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开封市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良种繁育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统筹推进种业实验室建设,加强良种联合攻关和新成果推广,巩固制种大县和积极培育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努力打造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种业根基,推进种业强市建设。目前,开封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常年稳定在99%以上。

  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开封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43%,比10年前增长8.62个百分点;开封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95.84万千瓦,共有拖拉机16.24万台,其中小型拖拉机13.62万台、中型拖拉机1.84万台、大型及以上拖拉机0.78万台。

  无人机喷洒农药、水肥一体化灌溉、温湿度智能检测……通过大数据提供专业性、精准化技术指导,开封市农业生产正发生着巨大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