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村子当成了他自己的家,周书记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了不少好事、解决了不少难题,我们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了!”提起漯河医专派驻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凯,村民蔡涛红这样说。自2022年驻村以来,周凯以村为家、真蹲实住,连续两次被漯河市委组织部评选为“驻村之星”,成功带动蔡庄村集体经济收入整体翻一番,蔡庄村也荣获2023年河南省五星支部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越来越高。 锚定“3+1”,紧抓五星支部创建 “3+1”是周凯自己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他将“五星”支部创建重点工作概括为“3+1”,“3”包括“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三零创建”这三个方面,“1”指的是“特色要突出”。蔡庄有何特色?周凯发现,蔡庄的特色种植很突出,还是抗日英雄蔡永令的故乡,是革命老区,可以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周凯帮助蔡庄村深入挖掘村内红色资源,修缮抗日英雄蔡永令故居,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名片。不少市民选择到蔡庄村自驾游,品味农业采摘、研学游学、休闲垂钓、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等带来的悠闲生活。就这样,在周凯的带领下,蔡庄两个响当当的特色招牌——“英耀蔡庄”“蔡庄采摘”也逐渐打响了名号。 驻村后,周凯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按照“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的目标定位,围绕“五大振兴”解难题、办实事、真干事,使蔡庄村党支部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村容村貌得到了充分改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蔡庄村也实现了由脱贫村到五星支部村的蝶变。 聚焦经济发展,产业先行助增收 周凯积极申请各类项目资金120万元,通过修建高标准温室大棚,改建老村室为厂房对外招租等方式,增加蔡庄村集体经济15万元,带动就业70余人。依托蔡永令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以“文旅+教育+产业”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原来食用菌及果蔬种植基础上,周凯带领村民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食用菌及吊瓜新品种。2023年9月,他报送的《小蘑菇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大梦想——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用菌产业帮扶项目》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心系群众解民忧,脚踏实地办实事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只有真心为民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提起驻村工作,周凯总会这样说。 村子里有一户监测户王芹,儿子去世后家中只剩下了她的儿媳和她的孙子。由于家中没有劳动力,每逢秋收、夏收时,周凯都会带领村干部到地头给王芹家帮忙,王芹每每谈到此事都忍不住红了眼眶,总会感叹说:“周书记的心里一直记挂着我们呐。”王芹的孙子就读于漯河技师学校,一次申请雨露计划补助,孩子忘记了开学籍证明,没有办法申请。当时正值暑假,学校老师都放假了,周得知该事后,帮助孩子协调沟通,最终解决了问题。 考虑到王芹年纪较大,身体也不太好,为了帮助这个家庭,周凯帮王芹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500块的收入。王芹的孙子告诉周凯:“国家给我这么大的帮助,我一定要报效国家。”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周凯认为帮助群众解决他们的难题,提升他们的幸福生活指数,就是他在这里的意义。(姚程 李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