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文明新风,3月20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将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搬进进田庄村豫剧演出春会现场,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为目标,以“22521倡议”实践推广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引领乡风文明质变升级。 黑龙潭镇结合镇村实际,学习周边先进乡镇经验,研究制定了《黑龙潭镇村规民约“22521”红白理事会章程》,向全镇居民提出以“22521”(礼金不超过200元;出席宴席人数要控制在20桌以内;每桌宴席控制在500元以内;烟不超过20元/盒;酒类不超过100元/瓶)为中心的移风易俗倡议书,把宴席各项花费具体量化,让群众甩掉相互攀比的包袱,减少了农村婚事、丧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各行政村结合镇级章程对本村《村规民约》进行充实完善,充分发挥理事会的组织效能,强化红白理事制度内涵,对红白喜事的办事流程、酒席规格、礼金数额、礼仪模式等都进行了具体修订,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尚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综合治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宣讲团成员结合“22521”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讲到如何“为婚姻‘减负’,给幸福‘加分’,倡导多方发力、综合施策。”形成治理农村高额彩礼的良好生态和坚实链条。宣讲活动引发了现场群众的强烈共鸣。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关键在于对上级政策的正确解读和贯彻落实,在于党员干部的典型示范带动,在于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农村移风易俗要避免用急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常抓不懈、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我们宣传部门的关键就是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把道理讲清楚,既要坚决对不良风气说不,又要帮着农民想出路、找办法。”黑龙潭镇宣传负责人表示,该镇将抓住豫剧演出人员集中的特点,通过辖区春会进行政策宣讲,使群众深刻认识到移风易俗对于减轻经济负担、弘扬时代新风的积极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王中山 白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