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大坡高标准农田示范方玉米密植高产试验田里,漯河市郾城区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正在察看玉米长势,测算单产提升技术种植补贴资金,发现实验田里的玉米秸秆壮实挺拔、穗棒籽粒饱满。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我们通过开展玉米单产提升技术种植示范,稳步扩大全区玉米种植面积,在调整优化主要粮油种植结构的同时,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郾城区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韶杰介绍。 今年以来,郾城区坚持以“三个转向”统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穿于标准化种植全过程,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做优玉米种子基地,推动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社今年种植的268亩玉米采用的都是密植高产新技术,经测产平均单产达798.68公斤,比大田玉米种植每亩增产500多斤,每亩增收600多元。”郾城区庄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哲峰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激动地说:“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和当地农业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不定时不定期地到我们田间地头做指导,在技术上给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种粮大户越来越有奔头了。” 据了解,郾城区通过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在该区龙城镇、新店镇及西大坡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建立了4个“玉米密植高产试验田”,组织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夏玉米密植增产及提高水肥生产效率机制研究,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栽培、全程机械化绿色智能生产等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郾城区专门出台了《郾城区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技术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投入专项财政衔接补助资金,通过技术指导、鼓励支持、先试先种等方式,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种植,目前,全区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种植规模已达2000余亩。 玉米苗长势喜人,离不开从种到管多项技术的加持,郾城区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林业、人社等部门资源,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先后开展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多期专业培训,并成立“专家技术服务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到周边先进县区观摩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郾城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技先行、创新驱动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持续加大对高效农业种植探索的投入力度,在寻求破解玉米增产增效瓶颈上下足功夫,组织农技专家在4个核心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攻关、集成示范,积极推广选用耐密抗倒品种,推广大小垄种植、精细整地、合理密植、滴灌出苗、化学调控、水肥一体化、病虫草综合防治、籽粒直收等关键技术集成的“密植”技术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玉米丰产,群众增收,‘密植’这个技术模式提供非常好的支撑和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引导村级集体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二次分红等方式,继续扩大密植玉米高产技术实施面积,力争3年内达到20万亩以上,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张韶杰说。 |